导语:截至11月2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为1233.7万吨,较前一周减少9.5万吨,钢材社会库存国庆节后五周连降,目前库存总量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连降势头或随供求矛盾加剧终止。钢铁产业链上游铁矿石、进口炼焦煤的港口库存量,近期双双创下了年内新低,原料加速流向钢厂,钢厂盈利时间窗口悄然来临,供应预期压制钢价上行。分析认为,粗钢日均产量下降与钢厂库存减少释放出积极信号。
钢材社会库存国庆节后五周连降 势头或随供求矛盾加剧终止
据钢联资讯消息,钢材社会库存在国庆节后五周连降,现逼近1200万吨。
据调查统计,截至11月2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233.7万吨,较前一周减少9.5万吨,库存总量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截止到2012年11月9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208.5万吨,较前一周减少25.2万吨,国庆节后连续第五周下降,降幅有所扩大。钢材总库存水平为2009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2011年11月11日),总库存减少134.3万吨,建筑钢材则与去年基本持平。
分品种看,上周板材库存继续普遍减少,建筑钢材再次小幅下降。螺纹钢库存较前一周减少3.4万吨,总库存再创年内新低,较去年同期则下降24.6万吨。分地区看,库存减少的地区略多于增加的地区,其中沈阳减少最明显,较上周减少3.5万吨,西安和广州库存下降也超过1万吨,其他地区减幅有限;在库存增加的地区中,北京和昆明增加均超过2万吨,兰州和杭州库存增加也在1万吨以上。线材社会库存则继续较前一周小幅增加0.6万吨,库存增加的地区明显增多,不过幅度有限,重庆市场库存减少超过1万吨,其他市场库存变化不大。
板材品种库存连续第二周全线下降,并且降幅放大。其中热轧板卷库存较前一周下降11.1万吨,降幅扩大。各地库存在普遍下降,上海和乐从等主导市场减少继续超过2万吨,武汉和天津库存减少在1万吨以上,其他市场库存变化幅度小。冷轧板卷和中厚板库存则分别减少1.7万吨和9.6万吨。除常熟港中厚板库存大幅下降6.6万吨外,其他各地库存变化幅度都不大。
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继续回升,工业生产也表现较好,表明需求处于回暖状态。与此同时,中钢协预估数据显示,10月下旬国内粗钢日均产量意外下降。统计局数据也显示,10月钢材日均产量总体有小幅回落。数据上显示钢材供求矛盾有所缓解,这也使得钢材社会库存在国庆节后延续了五连降。
随着国内大部分地区雨雪天气的来临,以及钢铁企业生产盈利空间依然存在,后期钢材市场供求矛盾仍有可能加剧,钢材库存连降的势头随时可能被终止。
焦、矿港口库存同创新低 原料加速流向钢厂
钢铁产业链上游铁矿石、进口炼焦煤的港口库存量,近期双双创下了年内新低。
11月2日,据铁矿石港口库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0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8849万吨,较前一周减少了23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636万吨,创下了2011年5月27日以来的新低。
同时,截至11月2日,京唐港、日照港、天津港、连云港四大港口进口炼焦煤总库存为493.7万吨,较上一周减少36.5万吨,创下年内新低。
与港口焦、矿原料库存处于低点相对应的是,钢厂焦化厂和独立焦化厂厂内的焦炭库存量至今已连续回升7周。
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全国50家钢厂焦化厂以及40家独立焦化厂的厂内焦炭总库存量为886.1万吨,较上周相比增24.6吨,较9月7日当周创下的年内低点811.8万吨,出现了连续7周的增量。
值得说明的是,886.1万吨的库存量,较今年上半年高达1008万吨的平均库存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为此,独立焦化厂、钢厂以及焦炭贸易商对11月焦炭市场价格走势比较看好。
在10月底的调查数据显示,上述受调查的业内人士中,有6-8成认为11月焦炭价格将延续10月份的涨势,看跌的在5%以下。
有意思的是,截至11月2日,国内最大的焦炭港口天津港,有着212万吨的焦炭库存量,为历史最高水平,业内人士分析称,焦炭港口库存高是因为港口焦炭价格与贸易商成本倒挂严重而形成滞销;另外,市场传言明年焦炭出口关税将取消,使得部分贸易商报有存货心理。
钢厂盈利时间窗口悄然来临 供应预期压制钢价上行
与原材料明显流向生产环节相照应的是,钢厂复产的动力和热情近期明显回升,据调查数据显示,11月1日,在中国高炉最集中的河北唐山地区,146座受调查高炉中仅有12座检修,开工率高达91.78%。
近日发布的2012年10月份河北省钢铁行业PMI显示为52.5,环比增长14.7,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5.1,环比增长16.5,显示了钢铁下游需求快速回升。
据悉,这是自该指数发布以来,首次回升到荣枯线以上,这表明,随着钢铁需求的回暖,钢材价格上涨,河北省钢铁行业经营环境开始改善。
但是,分析师指出,由于原料、钢材比价关系回归到合理水平,钢厂盈利的时间窗口悄然来临,钢厂将会抓住难得机会加紧生产销售钢材,预计10月份粗钢日产量可能回升至200万吨水平。
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旬大中型钢企粗钢日均产量为160.61万吨,预估全国产量为199.92万吨,较10月上旬分别增长1.4%和4.3%。
值得说明的是,钢材市场库存水平尚在阶段性低位,有部分市场近期甚至出现了部分钢材产品紧缺的现象。
但是,社会库存处于阶段性低位并未支撑钢价继续上扬,钢市当前进入了难涨难跌的平衡格局。分析师预计,随着冬季来临,钢材需求逐步减弱,供应过剩矛盾将再次显现。预计本轮反弹行情告一段落,年底市场将呈现价格稳中趋弱、钢铁产量稳中有降、社会库存明显回升的特点。
蓄水池作用减弱 出口难撑资源消化大梁
产量的报复回升对于后期钢价将形成压制,但重点在于产量向流通环节转移消化的速度。中钢协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重点企业库存1103.5万吨,连续2旬回升。
从钢厂库存量和社会库存量的比较来看,2010年以来国内流通环节社会库存量基本保证在钢厂库存的1.5~2倍,而这个比例正逐渐下降,进入2012年以来,流通环节库存量与钢厂库存量的比例接近1:1。因此我们认为,受钢价持续走低及资金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流通环节的去库存操作效果明显。流通环节蓄水池作用的主动减弱,很大程度将风险及亏损可能截留给钢铁企业。这也是今年以来钢铁企业出现巨额亏损的另一因素。
从短期来看,伴随价格上涨,钢铁企业减产已是过去式,因此我们认为当前钢厂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利用价格上涨,再次将水引入蓄水池。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但钢厂价格上调相对谨慎。另一方面,在传导的过程中,如何保证主体之间利润的合理最大化,才能保证这水长流,也是未来的一大难题。
兰格钢铁流通行业PMI调查显示,钢贸企业采购经理人对11月份钢材采购意愿增加的仅占11%,70%保持基本持平,19%采购计划将减少。因此我们认为今年以来流通环节的去库存行为仍在继续,而且本次钢价的反弹为流通环节提供了一个好的去库存机会。
再来看出口,9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回升,环比增长21.5%,同比增长22.3%。1~9月累计出口量为4094万吨,同比增长10.2%。可以说钢材出口的意外好转为消化钢厂库存起到一定作用。从最新的出口报价来看,某钢厂含硼热卷560美金,含硼中厚545美金,船板基价575美金的报价依然有价格优势。但第四季度未来几月能否延续良好势头难度较大,单凭出口很难独撑资源消化的大梁。
由此可见,第四季度后2个月面临利好预期消退、内外需逐渐减弱。加上年底资金清算等压力,钢厂如此巨大的产量绝对是烫手的山芋,如果流通环节的利润空间没有保障,就难以激发钢贸商蓄水热情,预计钢厂库存仍将居高难下。
粗钢日产量下降缓解担忧情绪 钢厂库存减少释放积极信号
10月下旬,我国粗钢日均产量环比降幅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2012年10月下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51.95万吨,旬环比下降5.36%;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2.57万吨,旬环比下降3.67%。据期货日报消息,分析认为,粗钢日均产量下降对当前的钢市来说,是一个好事。
在业内分析师看来,10月下旬粗钢日均产量环比下降,主要得益于宝钢、重钢、唐山中厚板等钢厂对高炉进行集中检修。
11月份也有不少钢厂检修或减产。据最新数据,调查的66家线材钢厂,11月份有7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29.7万吨,占其总产量的3.9%;调查的82家螺纹钢钢厂,11月份有21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70.25万吨,占其总产量的5.3%;调查的38家热轧卷板钢厂,11月份有14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172.6万吨,占其总产量的10.3%;调查的42家中厚板钢厂,11月份有44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189.68万吨,占其总产量的25.8%。
粗钢日均产量的下降缓解了市场一些担忧情绪,钢厂库存的减少则进一步向市场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据了解,去年钢厂的平均库存850万吨左右,今年以来钢厂的库存基本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8月中旬库存达到峰值,为1248.6万吨。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国钢材库存1038.23万吨,较10月20日下降65.31万吨,说明钢厂已开始去库存。
10月份以来终端采购明显加大,下游加工企业的采购量也在恢复,拉动了钢材需求。以热轧为例,平均价格较上周五上涨了80元/吨。业内分析师表示,与此同时,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降幅不大,且价格稳定,这说明钢厂还是以消耗前期库存矿石为主,并没有大规模增加产能。
由于今年钢材市况不好,多数钢厂采取直接对终端发货的模式。随着9月份钢价的回升,出于对价格上涨的担忧,终端开始适当囤一些钢材。业内人士表示,这也带动了不看好后市的钢贸商。为了维护与钢厂和客户关系,钢贸商也开始尝试囤一些常用规格的钢材,帮助钢厂消化了一些库存。
不过,随着天气转冷,华北、西本、东北等地户外施工难度增加,建筑工地对钢材的需求减弱,再加上今年钢贸商资金普遍紧张,冬储意愿不强,北方钢厂冬季合同将面临较大压力。为了缓解出货压力,北方钢厂近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部分钢厂已计划加大资源南下力度。